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地理教案收听天气预报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计划地收听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做天气预报员"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2.掌握判读卫星云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卫星云图对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初步了解卫星云图是如何制作形成的。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谈起,并且按照平时电视节目中播放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着重强调对这些图的判断、解读。由于这些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进行后几节的深入学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题目是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所以需要在进行本节学习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在初一学过的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的有关内容,这是进行后面学习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自己画天气符号,并且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举天气符号,另一位同学模拟天气预报播报员,反复练习,然后交换。另外,为了训练学生读卫星云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另外找一幅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天气预报,分析天气趋势。此外在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并试探预报短期天气。在简单地看与听的同时,主动的去参与实践。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复习已有的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的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下降。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启发引导)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天气和气候哪个更为关注?(天气)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
  (进一步提问)既然如此,人们如何了解天气的变化?(通过天气预报)
  (总结)所以,每当我们第二天要出门的时候,总会听一听天气预报。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了,于是人们就更加关注天气预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天气预报都预报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做出这些预报的,最后我们学会判读天气预报图。
  (板书) 第一节 收听天气预报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启发引导)同学们是不是每天都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什么新闻媒体刊登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录像后回答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什么叫天气预报?
  (录像) 某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
  学生看过录像,讨论、回答问题。
  (启发提问)从录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在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你们知道这幅图是如何获得的吗?你认为从上面能获得什么信息?
  (展示图片)展示卫星云图的挂图、照片,或录像机中的卫星云图镜头,也可以让学生看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
  同学讨论、回答。
  (板书)二、卫星云图
  (教师总结)卫星云图计算在卫星上拍摄的图片,是由气象卫星给地球大气拍摄的图像。从图4.1可以看到气象卫星把摄取的图像信号发射到地面,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接收显示出图片,得到一张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有蓝色、绿色和白色三种不同颜色表示的区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而且白色愈浓,表示云层愈厚,云层下面往往下雨就愈大。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分布,尤其是能直观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板书) 蓝色 海洋,绿色 陆地,白色 云雨区
  〔学生读图判别回答〕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封底的卫星云图照片,判别下列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1、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天气?(晴天)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天)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什么天气?(多云或阴有雨)
  3、范围较大的降水云区出现在什么地方?(江南和华南)
  〔转折过渡〕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节目时,卫星云图以后,紧接着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图?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板书〕 三、天气预报图
  〔指图讲述〕(P36城市天气预报图)在天气预报图上,用各种各样天气符号表示各地不同的天气状况。而要想看懂这种简易的天气预报图,就需要认识一些天气符号。这样就能自己来判断某一城市的天气状况了。
  〔板书〕1、天气符号
  〔展示板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指导学生读图〕请同学们按下列顺序识别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1)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
  (2)小到中雨、大雨暴雨、雷雨、阵雨、冰雪、雨转晴的符号;
  (3)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
  (4)雾、霜冻符号;
  (5)冷峰、暖峰、台风的符号;
  (6)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讲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教师边画图边讲解),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学生练习风向、风力的表示方法。
  〔活动〕教师安排学生自己提前制作一套天气符号,并且在课上给出2分钟,请学生快速记忆。以每两个人为一个小组,一个人出示符号,另外一个人说出其意义,然后再交换。
  〔转折过渡〕在识别天气符号的基础上,同学们才能正确判读城市天气预报图。
  〔板书〕 2、城市天气预报图
  〔读图〕阅读城市天气预报图(课本图4.3)。由教师和同学合作,当天气预报节目播音员;教师报完城市地名后,由学生回答当地的气温、降水等天气状况。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重点知识,一是如何阅读卫星云图,二是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站发布的天气预报,并把本地一周的天气预报内容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第四章 中国的天气和气侯
  第一节 收听天气预报
  一、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二、卫星云图
  蓝色 海洋,绿色 陆地,白色 云雨区
  三、天气预报图
  1、天气符号
  2、探究活动
  记录天气预报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天气符号;培养学生关注天气的意识;通过连续记录天气这样一件事情,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科学精神。
  活动具体安排:
  连续一周收听每日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并用符号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包括天气状况及风向、风力等。最后小组内进行核查,看谁记得准确。
  日期
  天气状况(阴、晴、多云等)
  风向
  风力
  简易晴雨表的制作
  目的:通过制作简易晴雨表,以显示睛、阴、雨天湿度变化及提高自己动手能力。
  材料:
  长约50cm,直径2.5cm木棍一根,直径20cm,厚1.5cm圆木盘一块,直径约为2cm的螺丝钉一颗,有机玻璃直尺,半圆尺各一把,一个百事可乐易拉罐,铁钉数颗,白纸一张,铁螺帽、脱脂棉、线、食盐。
  工具:小锤一把,胶水一瓶,小钉锤一把,螺丝刀一把。
  步骤:
  1.用浓盐水浸泡脱脂棉,并烘干。
  2.在木棍一端切一宽6mm,深4cm的小槽。
  3.在有机玻璃直尺正中和两端分别用烧红的铁钉钻一个直径为5mm的小孔。用剪刀从易拉罐上剪下一根长5cm的指针固定在直尺中间。
  4.在开槽的木棍一头,垂直于小槽横面,钻一小孔,把直尺放入小槽内并用螺丝钉固定,但直尺能灵活转动。
  5.把量角器背面用胶水贴上一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待干后,用胶水固定在直尺后面的一半木棍上,当刻度盘。
  6.把木棍的另一头用钉子牢固地固定在底部圆木盘上。
  7.把小铁螺帽和烘干的棉球分别用线挂在直尺两端孔中,并调试平衡,使指针指到90°,这样简易晴雨表就做好了。
  8.然后放在通风避雨处,观察几周,在刻度盘读出晴、阴、雨的范围。
  原理:
  盐类物质极易潮解,当空气湿度增大时,盐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重量增加,指针向右偏。相反,水分蒸发,重量减少,指针向左偏。
  实验观测:
  结果分析:
  1.大致在90°附近5°以内为晴天。
  2.大致在95°—100°之间为多云天气
  3.大致在100°—120°范围内为阴天
  4.大致在120°以上为雨天
  5.通过看指针位置及变化,即可粗略预报天气情况。
  城市天气预报图

人望的解释及造句人望拼音注音renwang人望解释意思众望。人望造句1现在,贬值货币的代价看起来高得让人望而怯步。2他们履行了精神领袖的职责,从而替这些人赢来人望和后世的永远的敬仰。3窗户上挂着棉丧失的解释及造句丧失拼音注音sangshi丧失解释意思失去信心工作能力。丧失造句1她开始对自己丧失信心。2健康的丧失比财富的损失更为重要。3一个人健康的丧失是无法补偿的。4我相信,这是为什么我们中遗失的解释及造句遗失拼音注音yishi遗失解释意思由于疏忽而失掉(东西)。遗失造句1我难以理解她怎么能找到她那遗失的戒指。2他循着自己的脚印往回走,终于找到了遗失的书。3他们已经找遍了一切可能的线出现的反义词以及造句出现的反义词以及造句有哪些内容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出现的反义词以及造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出现的反义词消失注释1。事物渐渐西师版第3册俗语教案设计设计理念以创新精神为理念,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中心,以生为本,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自主探究中识字解词悟句,从而感悟祖国文字的西师版蜘蛛织网的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音节认读7个生字织晨抽丝散岩害,积累7个词语认识部首绞丝旁。2。根据提示找到相应的句子,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读出相应的语气。3。Unit2ampnbspRobots教案总课题9bunit2robots总课时10hr第1课时课题welcometotheunit课型new教学目标1。tointroducethecontextabouthavingar外研版初三英语下册Moduleampnbsp9教案外研版初三英语下册module9教案module9teachingplanmodule9englishforyouandme一题材内容本模块以语言为话题,表述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感受,2020届中考英语总复习教案1第三章资料汇编第一板块安徽省中考英语词汇表a1。a(an)(art)一(个,件)thereisaneraserinthebox。whatashame!whatapity!真遗憾!a九年级英语LearningampnbspaboutampnbspChina教案1unit5learningaboutchina一。教学内容unit5learningaboutchina。review二。重点难点定语从句及单项选择训练三。具体内容定语从句专讲专练九年级英语上册同步教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使用module7中的单词和短语能力目标能够询问他人的旅游经历,并能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旅游经历。情感目标交谈经历时能够注意他人的情感,不要因别人不能周游各地而
小学课文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教学准备搜集周总理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请你将自己找到的有关周总理的小故事给大家讲一讲。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二初读课文捐书活动教学设计范文一复习巩固(1)说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是几?98()504()138()396()251()(2)用竖式计算241627491732456307271436二创设初一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人物,准确捕捉人物形象的外在特点。2恰当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3培养由外部触及人物内心并能把握其性格的能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4二年级习作五教学设计范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启发谈话,拓展思路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新面孔,那么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是教课的老师,还是和你学习玩耍的伙伴?是勤劳的清洁工人,还是可爱的白衣天使下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优质课教学设计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优质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工农业的发展,落后的工业和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2培养学生从小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从小热爱科学,公开课两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2通过相互交流,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激发??陨?畹娜劝??brgt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4打开学生思路五年级下学期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目标通过策划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懂得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小学语文课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暗等14个字2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3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4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课文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8课盘古开天地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所在的这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本文想象丰富奇特,气魄极大,朴素的解释了宇宙的起源。它围绕一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学设计模板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教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