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第3课ampnbspampnbsp土地改革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师寄语: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3、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学习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原因
  2、 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
  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时间: 年到 年;对象: 3亿多农民。
  土时间:
  地
  改 颁布 1、废除 ,实行
  革内容: 2、全国分批 ,没收
  3、同时分给
  结果: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政治方面:彻底废除了 , 被消灭;农民
  历史意义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 更加巩固。
  经济方面:大大解放 ,农业生产
  为国家的 准备了条件。
  二、典例剖析
  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高兴,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
  a.加入了人民公社 b.进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进行了土地改革
  解析 本题的"1952年"这一时间很关键,a、b、c三项就与这一时间不相符合,只有d项"土地改革"在1952年完成,才能与题干吻合。故本题答案为d项
  三、合作探究
  1、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
  2、在土地改革中,为什么给地主也分土地?为什么对地主和富农、中农区别对待?
  四、巩固练习
  1、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  )
  a.得到土地      b.反腐败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土地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工业化
  2、右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共"八大"决议
  3、"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4、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新解放区
  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5、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6、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7、读下段材料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请回答:
  (1)材料一 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3)结合材料,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五、中考链接
  1、(XX•吉林长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XX•山东威海)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
  1948年83197116180272
  1953年374355o407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3、(XX•河南)新中国成立 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4、(XX•湖北黄石)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 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XX•宁夏)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 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这封信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开放新时期
  6、(XX•辽宁营口)对土地改革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XX•江苏苏州)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1954年(%)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XX•新疆)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两张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六、教后反思:
  第3课 土地改革
  达标测试 accadc
  7、(1)封建土地制度(或地主土地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改变农民贫穷落后的面貌;解放生产力;巩固人民民主政权。(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考链接:abbdb caa

蔬果变变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按照学习要求收集所需的蔬果材料。2。充分展开想象,将收集到的蔬果想象成动物身体的某个部分。3。用拼接的方法将蔬果制作出各种立体的动物。教学重点利用蔬果的形状和色彩进五年级下语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教学过程导学案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快速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设计范文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一面五星红旗优秀教案范文学习目标1。认识摊奈等5个生字,会写窄脖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背包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课前准备1。每个小组课文人生寓言的教案学习目标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学习重点理解寓言的含义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课前准备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预习课小兔子开铺子幼儿教案活动名称大班语言活动活动内容儿歌小兔子开铺子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朗诵儿歌,并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表演。2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一些量词,并在游戏中学习接触新的量词,练习完整讲述。活动重我的长生果公开课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积累31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课文孔乙己的优秀教案教学目的1欣赏作品精巧的布局。2剖析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3品析作品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4讨论作品深刻的主题。教学重点细节欣赏教学难点人物与主题的把握教学方法研读与精读教学时数三课一年级下册识字4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3了解夏天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班语言活动落叶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2。学习重点字词片过来把当院子活动准备挂图范例字卡2套(红。黑色各一套)音带活动过程1。音乐律动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图中关于中班科学动物的耳朵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耳朵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探索动物耳朵的兴趣。2初步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动物的耳朵,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小兔大象小熊小鸡小狗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一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课标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课文风筝说课稿一说教材风筝一文是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课文鹤群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育1。反复诵读课文,从中体会情感。2。领悟文章思想感情,学习本文生动的描写。3。体会本文拟人句的特色,积累文学语言。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鹤群所表现出的精神美。2。郑人买履课文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郑人买履,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程序和教学中使用的教法学法教学手段4个方面对本怀念母亲课文说课稿说教材怀念母亲一课是季羡林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说课稿小摄影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从中透出了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心和爱护之情。全文共个自然段,以对话为主。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文章篇幅较长,把握重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材料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老师们上午好!从八月的贵州之行,到十一月的武汉参赛,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思索,我探寻,我不断走进文本,贴近学生。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它促使我在专业上更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小学语文说课稿一深入文本说教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五年级下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中第一小节的授课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风语文说课稿一说教材本单元以了解自然现象为主题,风是第一篇课文,在教学时,主要使学生了解自然,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这首诗歌共有三节结构相似,主要借助外界事物的变化说明风的存在。第一节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