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高二化学教案油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油脂的存在、组成、结构、重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肥皂的成份、工业制取原理和过程;
  3、认识油脂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进行科普教育;
  4、指导运用旧知认识新知的方法,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油脂氢化、水解的基本原理;结构决定性质原理的应用
  教学用品:投影仪、试管、胶头滴管、猪油、菜籽油、溴水、高锰酸钾溶液等
  教学思路与设想:
  由于本节处于高二有机化学的最后,既具有探索新知,又具有运用旧知的作用。因此,本节教学从复习旧知识入手,由生活中的现象展开,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多回忆、多思考、多动笔,共同研讨中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油脂的存在组成结构 性质 用途为线索,最后总结重点知识、练习巩固结束课程。
  教学意图
  1、请与出甘油及几种已学的高级脂肪酸的结构式(教师巡查)
  2、甘油与硬脂酸等能反应吗?试与出有关反应方程式。(一个学生板演,教师不作评价)
  1、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同右栏) O
  2、酯的通式:R—C—O--R/
  来自于: 酸 醇
  其它高级脂肪酸也可发生类似的反应。从它们的结构看,应属于 ? 类物质。它们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动物脂肪、植物油的成份统称油脂。这节课就来探讨油脂的有关化学知识。
  课题,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56~157 序言部分
  ·学生书写后,同桌交换指正。
  CH2—OH C17H35COOH(硬脂酸)
  CH—OH C17H33COOH(油酸)
  CH2—OH C15H31COOH(软脂酸)
  ·学生回答后,书写反应式:
  CH2
  —OH
  CH—OH +3C17H35COOH
  CH2—OH
  CH2OCOC17H35
  CHOCOC17H35 +3H2O
  CH2OCOC17H35
  ·观察投影订正写法,并与酯的通式比较。
  ·回答"酯类"。区别"脂"与"酯"的不同
  ·与生活中所见的实物相联系
  ·默读教材,对油脂作初步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
  检查对已学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调节课堂气氛。为"油脂"的结构作铺垫。
  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进入新课
  一、油脂的结构和组成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分析试写出油脂的通式。O
  通式:R1—C--O—CH2
  R2—C—O—CH
  R3—C—O—CH2
  通式中R1-、R2-、R3-可以相同吗?一定相同吗?——教师不作评价,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57"油脂的组成与结构"之第一、二段后回答上述问题。
  单甘油酯——烃基相同
  混甘油酯——烃基不同
  烃基饱和呈固态;烃基不饱和则呈液态
  ·试写通式
  ·订正各自的写法结果,作笔记
  ·带着疑问默读后,回答:
  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作笔记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抓住事物共同特征的能力
  启发思考、调用旧知以获取新知,为"油脂氢化"埋下伏笔
  二、油脂的性质
  (1)炒菜时油脂遇水有什么现象?衣服上沾染油怎样清洗效果好?
  (2)它们体现了油脂怎样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油脂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在0.9~0.95g/cm3之间),易溶于有机溶剂等.
  向猪油(或菜籽油)中分别加水和汽油的实验;指出工业上用有机溶剂提取植物油。
  从油脂的结构看,它们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回忆生活中的感性认识,议论:不溶于水——浮于水面上——熔化过程中挥发——有的有香味——用汽油清洗好……
  ·一同学总结,其他同学补充.
  ·记笔记
  ·联想酯的通性及萃取原理
  ·思考并回答(联系酯的通性)
  训练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进行合理的推理
  2、化学性质
  ①溴水分别与猪油、菜籽油作用;② KMnO4溶液分别与猪油、菜籽油作用
  实验现象是 ? ; 这是因为 ? ;它表明油脂具有 ? 性质。
  天然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由于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不饱和而呈液态,因此,这样的油脂兼有烯烃的性质。
  2.1、油脂的氢化
  要求学生试写油酸甘油酯(单甘油酯)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C17H33COOCH+3H2 C17H35COOCH
  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不饱和烃基(液态) 饱和烃基(固态)
  自制"硬化油的用途"胶片(内容略)
  加成反应主要发生在油酸的烃基上,油脂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因此称为油脂的硬化,产物称为人造脂肪(硬化油)。硬化油的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可以生产肥皂、硬化油、甘油、人造奶油等。
  ·观察实验现象。
  ·自由起立回答:①菜籽油可使溴水及KMnO4溶液褪色,表明它具有不饱和烃基;②猪油使溴水褪色(可能是由于萃取作用)、遇KMnO4溶液分层却没有明显现象,表明烃基饱和
  ·学生静听,把熟悉的知识与现象串联起来,深化认识。
  ·(在提示加成比例后)试写
  ·学生记,分析反应前后的变化。
  ·看投影, 听讲述, 记摘要,
  理解油脂硬化的意义与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的精神,以及总结结论的表达能力
  训练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准确掌握油脂氢化反应的实质和特点
  进行科普教育,体会化工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如前述油脂属于酯类,那么它应该具有酯类通性的 ? 性
  2.2 油脂的水解
  酯类水解的条件, 要求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方程式。
  ①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3H2O ……
  C17H35COO-CH2
  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硬脂酸和甘油。强调该条件下的"水解是可逆的。
  怎样才能使油脂的水解进行的非常彻底呢?
  方案的可行性——加碱——使生成物中的酸减少,促使反应物完全消失。
  ②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3NaOH ……
  C17H35COO-CH2
  (留空格写"皂化反应")
  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硬脂酸的盐和甘油。强调该条件下的水解是不可逆的,反应能够进行到底。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
  ·议论,果断地做出判断——油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回忆乙酸乙酯在无机酸作用下的水解。两个学生板演,其它学生在下面写后师生共查(系数、连接符号等)。
  ·订正写法,作笔记
  ·设想多种方案,互相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辨别NaOH作为反应物和作为反应条件时反应式写法的不同。
  ·静听,记笔记,认识皂化反应。
  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检查学生书写的准确性
  训练学生发散想象及评价能力。超前认识可逆反应的平衡与移动知识
  肥皂的制取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并回答问题:肥皂制取的过程有哪些?
  肥皂制取过程的四阶段,并投影讲析(投影内容及讲析内容略):
  皂化 盐析 分离 加工成型
  水浴 加NaCl 加填充料等
  1、洗涤剂的洗涤原理。
  2、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利用。
  ·阅读课本肥皂的制取,总结制取过程的步骤。
  ·静听,作简要笔记
  ·静听,思考理解有关内容;
  ·与生物知识相衍接。
  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线索的阅读自学能力
  介绍化工生产,进行科普教育,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拓展知识
  ·看黑板发言
  培养自学与总结能力
  随堂检测练习
  1、(1) 和 统称油脂,其结构可表示为 。
  若油脂中不饱和烃基相对含量 ,则熔点较高,例如 。
  反之,则熔点较低。
  (2)、液态油生成固态油脂,要在 条件下,用油与 ? 反应
  2、(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油脂不属于酯类; B 油脂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性质; C 油脂的氢化又叫油脂的硬化;D 油脂属于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能使溴水褪色的且有沉淀生成的是:
  A乙烯 B油酸 C苯酚 D丁炔
  (3)油脂皂化后的混合物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萃取胜B蒸馏 C过滤D盐析
  3、某同学说"酯的碱性水解是皂化反应"对吗?
  4.使1mol乙酸乙酯和1mol油脂完全水解,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读题,选择(判断)结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订正结论
  巩固知识,促进理解,检查本节课教学效果
  P162习题3、4、、6
  附:板书设计 第六节 油脂(属于酯类)
  一、 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2.1 油脂的氢化
  副板书:
  R1-C-O-CH2 单甘油酯-烃其相同 …… 1、脂与酯的区别
  R2-C-O-CH è 混甘油酯-烃基不相同 2.2 油脂的水解&
  nbsp; 2、油和脂肪
  R3-C-O-CH2 烃基饱和时呈固态, ①酸性时 3、洗涤剂
  不饱和时呈液态 …… 4、油脂与营养
  二、油脂的性质 ②碱性时
  1、物理性质 ……
  …… ___皂化反应
  2、化学性质 肥皂的制取:……

2020届高考政治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解读复习教案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基本特点和作用。(了解)(1)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在此高考政治考点专项复习政治国际社会备考XX高效学习方案政治考点专项政治国际社会考点突破1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利益是多方面和不断发展的,国家的生存利益,主要是国家的安全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2020届高考政治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纲考点解读明确考纲(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2020届政治常识高考考点整理(1)国家制度考点1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1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还具有主权属性和社会属性。2国家性质即国体。国体即国家性质,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与社会复习教案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关注考点(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形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文高考政治考点专项复习政治的宗教政策备考XX高效学习方案政治考点专项政治的宗教政策考点突破1宗教的本质(1)宗教的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来讲,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导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必修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二教材分析第九课主要讲述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所确立的目标道路和任务,主体是国家。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本框的主要教学内容有2020届高考政治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复习导学案一考点(7)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二考情分析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福建文综,39(4),第十课ampnbspampnbsp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课堂探究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什么否定观?探究提示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这是形而老鼠和大象教学反思范本老鼠和大象是四年级人教版的第六课音乐中的故事,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后,我有以下几处感受首先,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对歌曲内容演唱充满情感,表演也不错,这说明教学效果明显,基本完成了本课奇异的激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对于不同题材的文章,该读什么,怎样读?是需要好好琢磨的。开始,我觉得引导学生读懂激光的奇异就可以了,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实像这样一篇说明文,我们要读它向我们介绍的知识,读懂特
第9课ampnbspampnbsp文革经历访谈第9课文革经历访谈活动目标访问长辈,了解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进一步掌握有关文革的历史知识,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听取长辈对文革的看法,了解文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社第二单元ampnbsp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ampnbsp学案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能级要求单元知识内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4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大第4课ampnbsp世界经济的奇迹ampnbsp教学设计第4课世界经济的奇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xx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名称。掌握西部大开发中已经施工的重点项目的名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党中央对东北地区老工业第一单元ampnbspampnbsp走向社会主义之路学案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课标点击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搜集抗第二单元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第9课ampnbspampnbspampnbsp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ampnbsp学案第二单元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在第十八课ampnbsp科学技术的成就(二)第十八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概括了解863计划,计划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能力目标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从不同第12课ampnbspampnbsp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mpnbspampnbspA案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等有关知识。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思考,培养第12课ampnbsp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掌握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科学技术的成就第17课(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记忆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了解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的事迹。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学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第6课课程目标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八大确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微山县付村镇一中马龙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本知识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