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禁塑令风口上的可降解爆发

  纸吸管、木餐具、可降解塑料袋……自今年1月1日禁塑令正式落地以来,各种传统塑料制品的应用替代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其中,成本更低、体验感更好的可降解塑料制品一跃成为市场新宠儿,迎来井喷。
  "完全供不应求!"多家可降解塑料供应商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全行业的最大生产供应量仍然难以满足集中爆发的市场需求,在产能暂时难以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业内许多供应商的现有订单交付期已排到了3月底。
  这是中国迄今的最严禁塑令。根据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此次禁塑令分为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明确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对塑料制品的禁止范围及力度远超以往的限塑令。按照计划时间表,2020年底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随后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预计在2021年底,可降解塑料市场的供需情况能得到很大改观。"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季君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但值得警惕的是,目前有意立项和已经立项的产能已经非常大了,如果资本和实业界还继续无序流入,到2022年底,将很可能产生严重的供给过剩"。 从长期忽视到集中爆发
  从"限塑"到"禁塑",政策正在推动可降解塑料的渗透节奏进一步加快。2013年至2019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规模逐年递增,行业需求量从2012年的22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52万吨,2019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市场规模为61.47亿元,同比增长了19.59%。
  禁塑令下,最早迎来需求爆发的是可降解塑料袋产品。《意见》指出,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从2020年底开始,我们每天都会接到想订可降解塑料袋的客户电话,但受目前产能和年关影响,工厂已经满负荷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3月份。"万冠塑胶(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家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实我们在2019年就开始做筹备,2020年6月时就已经推出比较成熟的可降解塑料袋了,但当时给客户宣导时,客户基本上还保持观望态度。直到12月前后,我们才接到比较明确的可降解塑料袋的订单。"
  成本翻倍是市场观望的主要原因。在普通塑料袋的替代产品中,无纺布袋、纸袋的成本价格均比可降解塑料袋高,即使是价格相对最低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价格也几乎是普通塑料袋价格的两到三倍。"考虑到成本,在政策还没有落地的地区,客户的替换意愿并不太强。"郝家骅表示,"我们的客户以连锁商超为主,明显感到江浙沪一带的客户反应更快,他们会出于企业形象和政策的两重考虑及早准备。但更多客户仍然是感受到政策压力后,看到抽查和罚款力度后才开始准备。"
  同样持观望态度的还有餐饮行业。《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2020年12月16日,山东青岛一家生产可降解塑料袋企业的工人在车间内忙碌。图/新华
  "在可降解吸管上,国外早在2008年就迎来了市场需求爆发,但国内直到2020年底才出现需求爆发。"国内吸管行业龙头浙江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二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实早在2007年,我们就开始生产可降解塑料吸管了,但一直是销往国外。由于国内需求量一直低迷,国内业务线始终是半死不活的状态"。
  事实上,在此次禁塑令推出之前,国内可降解塑料的市场行情一直不温不火。中金咨询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16年,国内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始终在30亿元以下,每年涨幅不超过10%。直到2018年之后,市场规模才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国内可降解塑料行业起步并不晚,但由于市场需求长期低迷,可降解塑料原料和产品的产能有限,整体行业发展缓慢,一些早期企业也因订单长期不足而被迫转型。
  "2018年底有一批可降解产品企业倒闭,就是因为当时市场供大于求、生产严重过剩。直到现在,许多企业还因上次倒闭潮而对入局持谨慎态度。"李二桥表示,"在吸管品类上,纸吸管价格是普通塑料吸管的兩到三倍,PLA可降解吸管价格则达四到五倍。成本较高是之前可降解吸管在国内难以推开的重要因素。"
  "在今年禁塑令推行之前,国内的可降解材料需求非常小。我们的原料有八成销往国外,在国内的年销售量仅1万吨,其中还有大量也是经国内中游加工企业生产为成品后销往国外的。"作为生物降解薄膜类原料销量全球前三、亚洲第一可降解材料的原料龙头企业,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郭德凡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市场一再观望之后,是订单在政策落地期的集中爆发。
  "2020年12月,我们订单环比增加300%,每天生产约20吨可降解吸管供应市场,但仍供不应求。"李二桥表示,"目前我们正在开足马力赶制订单,超过九成车间产能全部用于生产环保类吸管。"
  "塑料膜袋产品在每年春节前是固定旺季,今年叠加禁塑令政策,我们可降解塑料膜袋产量已经有了两三倍的增量,仍然供不应求。"郝家骅表示,"目前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供应都出现了紧缺情况,我们作为中游加工商,也无法迅速提升产量。"
  可降解产品的火热迅速传导至上游可降解原料市场。目前可降解塑料的主要原料PLA、PBS、PBAT等均出现紧缺,引发了20% 30%的价格上涨。
  "目前由于供求严重不平衡,可降解行业全链条从原料、加工到终端零售价,均出现了两至三倍的价格上涨。"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季君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以PBAT为例,2020年11月时价格在19000元 20000元/吨,如今市面报价已突破28000元/吨。但可以预见,许多企业和项目的产能投放后,市场供求得到缓解,价格会回归到理性区间。" 急缺统一标准
  政策与市场双双发力之下,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市场空间巨大。华安证券研报指出,中国此次推动的全国范围内的禁塑政策将拉动可降解塑料国内需求稳步增长。到2025年,预计中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为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到2030年,预计需求量为42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855亿元。
  在可降解塑料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背景下,由于各地区缺乏统一的生产监管标准,市场内涌现出一批质量参差不齐的可降解塑料产品,打着"可降解"的擦边球,以低于正常可降解塑料产品的价格流通。"目前国内的可降解塑料发展水平并不落后,但现在出现了一个需求爆发点,市场内一哄而上、鱼目混珠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占杰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现在有一些新型可降解材料品种存在技术争议,号称可降解,但并不能最终达到降解标准。"
  2020年12月22日,浙江义乌市一家企业生产新研发、可食用的淀粉吸管。图/IC
  由于非可降解和可降解材料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悬殊,中间地带便出现了足够的"商机"。广义上的可降解塑料中,除了以PLA、PBS、PBAT为代表的生物降解塑料,还有可以机械性分裂的塑料,如光降解、生态降解、热氧化降解等"伪降解"塑料。
  光降解塑料指材料在光的作用下会自动降解。很多光降解塑料是在材料中添加光敏剂,在光照条件下成为更小的粉末。另一些所谓的可降解材料是添加了一定比例的淀粉,通过淀粉的生物降解使材料物理性能崩溃,分解后的PE、PP、PVC等不但无法被环境吸收,反而因为肉眼不可见会一直残留在环境中,造成更大的危害。
  "这些伪降解塑料实际上是传统塑料材料+各种添加剂合成,最终实际降解率低,并不满足可降解产品需求和生化标准。"季君晖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为可降解,需要看三个指标:相对降解率、最终产生物、重金属含量。有一项不达标,严格上都不能算作可降解材料。"
  事实上,这些"伪降解"塑料能够在市面上流通,是因为国内尚未出台针对可降解塑料的强制性统一标准。在可降解塑料领域,现行的产品标准有GB/T 38082-2019《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GB/T 18006.3-2020《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T28018-2011《生物分解塑料垃圾袋》等。还有一些产品使用GB/T 21661-2008《塑料购物袋》、GB 4806.7-2016《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或企业标准。因此,不同地区、不同企业采用不同标准生产出的"可降解"塑料,普遍存在品质不一的问题。
  直到2020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制定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才明确要求生物降解率应 90%,且其重金属及特定元素含量等其他条件必须同时达标才算作可降解塑料。目前《指南》是行业内较为公认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但也存在认证规范问题,如"双j"标识谁能使用、如何认证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指南》只是指导行业标准的一个阶段性文件,还需要尽快完善一套统一标准来解决现存争议和问题。"王占杰表示,"我们需要能够从技术上、方法上让大家能够判断一种材料是否属于可降解范畴"。
  "我非常希望环保部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技术指导标准和文件。现在各个省推行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各省之间质量要求不一致,这会对行业产生致命打击。"季君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已存在三个问题:第一,禁塑令推行覆盖面远没有达到政策要求。第二,由于至今没有对可降解、替代品的定义出台清晰的指导意见,整个市场情况比较混乱。第三,由于短期内供不应求,很多厂家、商家趁机哄抬价格,影响了行业生态。" 警惕市场过热
  伴随禁塑令的推出和落地,可降解塑料相关企业在二级市场获得广泛关注。东方财富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20日出现"降解塑料"板块以来,相关指数至2021年1月25日已上涨约38%。而自2021年1月1日新版限塑令实施以来,金发科技、金丹科技、中粮科技等概念股股价上涨幅度超过10%。其中,可降解塑料龙头金发科技2021年1月16日开盘价达26.32元/股,创近十年来最高纪录。
  股价飘红的背后,是各企业在可降解塑料领域的密集布局。金发科技作为亚洲唯一完整掌握聚合、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龙头企业,在2020年上半年宣称正加紧建设新产能和开发新的生物降解塑料以应用于更多领域,预计在建6万吨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生产线新建产能将于2021年投产。
  "对比去年同期,我们今年1月的产量已经增长了10倍。预计到今年年底……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05期)
  作者 赵一苇

A股又有消息降临,周一,行情前瞻这一周股市维持向下拓展的整理趋势。由于短线构筑的上涨遭遇抛压盘筑顶,使得三大股指没有脱离下跌隐忧,整体环境倾向加速跳水。欣慰的是沪指下跌的时候吸引资金买进,汇聚的多头能量减少持续杀再向子公司输血数十亿,这家巨头的汽车电子业务何时迎来拐点?4月16日,海康威视发布2022年一季度报显示,13月实现营业收入165。22亿元,同比增长18。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2。84亿元,同比增长5。29。此外,2021年人民币3天贬值超1100基点,外汇局重磅发声!发生了什么?未来怎么走?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2日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4596,这是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调,累计下调幅度达876个基点。而在外汇市场上,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也双双跌破6。重磅!海航官宣风险处置相关工作完成!ampampquot万亿级ampampquot破产重整历时超两年,如何再出发?海航集团风险化解工作取得重大进展。4月24日,海航集团宣布,海航集团相关破产重整案的四个重整计划已经全部执行完毕,并获得法院的裁定,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历经两年多,海航集团风险处置工朱光耀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充足空间欧阳剑环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证网讯(记者欧阳剑环)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4月24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资管峰会上表示,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足空间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知乎裁员,B站换血直播和视频的苦,都是一个味作者铁头哥前言许久不见,甚是想念,我是铁头。之前那篇华为财报的文章,有不少读者捧场,在此感谢各位读者提供宝贵意见。不过有不少人好像搞混了我和其他人,所以严正声明一下,我是铁头,不是石油人民币市占率扩大,以色列抛美元换人民币,美元霸权受挑战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在这几十年间,美国利用自己在政治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力,掌握了国际货币体系的话语权,使美元顺势坐上了世界货币元首的位置。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经济更加活跃(新华全媒头条)聚集合作共赢伟力共襄命运与共伟业解读习近平主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21日电题聚集合作共赢伟力共襄命运与共伟业解读习近平主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南海之滨,万泉河畔,博鳌时间如期开启,全球目光聚焦东方。4月21日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的博鳌智慧照亮前行路4月21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中共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先后5次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发出推动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挺不住了,这5种生意正在批量关门文华商韬略郭小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火爆全国的室内桌游店开始走向萧条。我们店刚开业一个月,算上房租人力费等,前前后后已经搭出去了83万,回本遥遥无期。现在大部分剧本杀店都是月亏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的稳进与忧韩文龙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晏宇翔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4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初步核算结果显示,一季度中国开局平稳,其中国内生产总
如何看待钢铁价格暴涨,原因是什么?谢邀!本次钢铁价格暴涨行情主要是原材料铁矿石供应端发起推动,也反映了基本从疫情中回复正常经济活动的中国原材料(钢铁)需求强劲。钢铁价格暴涨,是供应端(铁矿石)的狂欢和需求端(设备建中国能建葛洲坝重组合并方案公布自2月9日国资委同意中国能建葛洲坝重组合并之后,最新进度来了!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重组方案已通过了双方董事会审议,两家千亿营收上市公司的重组并购按下了加速键!3月20日公布的换股吸截断超前消费的渠道,花呗借呗断供大学生引热议来源大河网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陈沛3月17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宣布,禁止小贷公司对大学生放贷。这意味着校园借贷将被严格管控,3月18日,花呗借呗不张磊市场化PEVC大有可为,碳中和的终极解决方案是什么?(注本文为3月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上,高瓴创始人张磊的演讲。)很高兴在春分时节,与大家一起探讨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议题。今天,全球正券商保险反弹,下周会继续发力吗?本周五最大的惊喜就是券商和保险板块突然大涨,尤其是券商板块出现涨停潮,还套在券商股的散户似乎已经看到曙光,看到券商解套的希望,多么希望下周券商板块和保险板块会继续发力大涨。当然相信对叶飞概念股如何看?可能有的朋友还不了解叶飞概念股是什么,介绍之前先给结论。叶飞概念股和其它概念股不一样,被划入其中的绝对不是利好而是利空,因为叶飞概念股的那些上市公司涉嫌操纵证券市场,或者说叫老鼠仓煤炭,有色,钢铁等龙头板块全线下跌,你们怎么看?煤炭,有色,钢铁等龙头板块全线下跌的原因主要为首先是受到国家对因为大宗商品涨价过快,对大宗商品期货市干预造成的其次是任何股票不会只涨不跌,煤炭,有色,钢铁,有色同样如此,达到一定的宁波版花桥,剑指杭州湾新区,可以投资吗?杭州湾现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区,是沪浙两地的经济示范区,很多上海的机构在杭州湾新区这边都有,最多的就是学校了。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在杭州湾这边已经落位了,明年的九月份就能开心,杭州为什么说科创板牛市要来了?现在说科创板牛市要来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象中的牛市现实中的科创板并没有迎来牛市。说白了就是自己觉得科创板走牛了,但实际行情中科创板并没有来牛市。理由有以下两点第一,连沪深主螺纹钢的超级大牛市真的结束了吗?方向是市场走出来的,谁都说不准,只能说节后的缺口有吸引力,下二周基本是弱势调整,总共调整3周后估计会去找中线的方向。下周的调整压力比较大,但是股指大盘又是强势,我对大盘的预期是34威海的就业环境怎么样?依我看,真不怎么样。我老公今年43岁,大专学历,去年12月失业了,这半年多,工作换了好几家,一直都没有合适的,这几天又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今天,我就详细地说一下老公这些年就业失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