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万能的经济学,能解决不想生娃的问题吗?

  三孩政策表面上是全国性的,其实受众是非常少的一部分人。
  文 / 巴九灵
  前不久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将生育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摆在了台面上。于是昨天(5月31日),我们听到了生育政策调整的消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开放三孩"。
  生孩子这事,从个体角度来说是家庭的自主选择,孩子无法像机械零件一样从流水线上制造出来;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家庭的生育意愿,切切实实地受到配套政策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把生育当作一项产业的话,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政策,才能够有效促进和提升呢?
  1. 生育的外部性
  从小家庭的角度来说,生育是人的天然欲望。从父母和子女的亲情,到家庭纽带的维系,到家族的传承,生育在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因为人长大了就要工作,工作就会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生育还具有对社会经济的"外部性"。也就是父母全权负责养育,但是受益的并不仅仅是父母,而是整个社会都因此受益了。
  而一旦存在外部性,往往就有"社会最优化"的问题。比如说,既然父母养育社会受益,这就意味着孩子创造的社会价值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公共品",必然会以各种形式造福其他人("非排他性")。这和最近很热门的碳排放有点类似。
  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提到,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品,往往收益难以覆盖成本。那么父母是否还有足够的动机去生育和养育呢?用什么政策来激励呢?
  经济学讨论到外部性的论文,可谓汗牛充栋。 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科斯的方法,另一种是庇古的方法。
  科斯的方法非常简单,也非常时髦,包括目前的碳排放政策都在使用。他的观点就是,外部性的解决,需要明晰产权。比如你规定好了每个工厂能够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的额度,这些工厂之间就会在市场上根据情况来交易自己的额度,最后就是需要多排的多排,需要少排的少排。
  但是这一屡试不爽的市场工具,恰恰在生育上不好用——因为孩子本身是独立的个体,很难应用"产权"这个概念去物化。那么剩下的政策工具就是庇古的方法——产业政策了。
  2. 放开生育
  单纯的开放三孩够不够呢?开放二孩时的数据告诉我们,很可能是不够的。
  2015年开放二孩之后,出生率仅仅上升了一年就迅速下降。这说明2016年的那个小小的波峰,已经释放了强烈具有生育二胎需求的家庭所产生的生育动机。
  那么现在开放三孩——首先,要生三胎,必须要先有两个孩子,这意味着三胎政策仅仅对那些已经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才会起作用,而这些家庭中又会有一些不想生育三胎的。
  所以其他条件不变,三孩政策,甚至于针对三孩的一些优惠,虽然表面上是全国性的,但是其受众仍然是非常少的一部分人。横隔在中间的,就是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生育、养育的巨大成本。
  3. "轻推":加强号召
  既然要"明晰产权"的科斯败下阵来了,另外一位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轻推"理论是否可以用来促进生育呢?
  "轻推"理论说的是,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暗示,影响人的决策过程,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
  比如同样是让人参与养老金计划,利用人们的惰性、不愿意填表的心态,把"默认不参与,填表参与",改成"默认参与,填表退出",这么一个微小的改变,轻轻推一下,就足足增加了40%的参与者。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显著的开销。
  但是,生育可能不适用于"轻推"。因为适合"轻推"的例子,往往都是人在决策的边缘。比如参加养老金计划,很多人可能是想参加,或者无所谓,只是因为懒得填表一拖再拖。这个时候轻推是有用的。
  而对下一代的生养,对一个家庭是大事,往往是家庭内部反复讨论的结果。 那么这种修改措辞、加强号召等等潜移默化在人的决策边缘偷偷"轻推"一把的政策,可能就是无效的。 事实上开放二孩时的生育率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4. 配套政策
  眼看着两位诺奖级别的经济学家的方法都不管用,难道促进生育就这么难么?
  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说难,因为生育是一件大事,如果真的有诚意来促进它,那就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而不是仅仅是通过改变某个机制可以轻飘飘地完成;说容易,是因为 如果真的下力气投入的话,那还真是有效的。
  比如说生育补贴。有实证研究表明,生育率和财政对有孩家庭的补贴是密切相关的。大约是每提高0.1个孩子,就需要额外的1%的GDP用于家庭福利支出。
  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真的是非常"贵"的。单独用生育补贴来促进生育不太现实——现在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是1.3,如果要提高到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0,就意味着需要相当于7%GDP的财政补贴,而这一点目前没有什么国家能做到,显然不太可能。
  相比大量的金钱补贴,稍微便宜一点的是完善幼儿入托机制。欧美发达国家的孩子往往从六个月开始就可以入托儿所了,父母也就可以相当程度上解放出来,从事生产工作。
  而中国在0-3岁这个阶段的婴幼儿照顾发展还不够充分,入托率不到5%,这意味着很多父母不得不自己投入巨大的精力,牺牲职业前景来育儿,这反过来也打消了年轻人生育的愿望。
  从数据上看,入托率每提高20%,大约能让总和生育率提高0.1左右。
  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情,任何一个人不同意,这件事就很难继续下去。如果生孩子对其中一方造成重大的事业打击的话,那么显然生育率是会下降的。这就意味着,男女在职场上受到的对待越公平,受到生育的影响越轻,生育意愿就会越高。
  从上图来看,在平权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北欧,总和生育率就高于男女就业率差距较大的韩国、希腊和意大利。
  这一点也需要从制度上进行考量,比如考虑让父亲也能休产假,这样就减少了用人单位对适龄女性的就业歧视,反过来就会增加生育的意愿。
  5. 孩子和房子
  除了这些生育的"产业政策"之外,还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那就是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和房价。
  居住面积从直观上非常好理解——要生三个孩子,大概率还要老人或请保姆来照顾,那就是一个六七口之家。正常的两室/三室一厅的规模,显然很难长期承受。没有地方住也没有地方养,家庭怎么会计划生呢?
  这一点也在二孩政策实施之后得到了验证,住房面积较大的群体一直都是二孩生育率较高的群体,也是二孩政策实施后,第二个孩子生育率上升更快的群体。
  房价的作用往往容易被低估,其实房价作为生育率杀手体现在至少三个方面:
  首先,高房价让人的居住面积变小。 而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又影响生育意愿,这就回到居住面积的问题上了。
  其次,因为房价高企,人们不得不牺牲其他方面的消费去满足住房的需求。 这个"其他方面"就包括生儿育女的花费,在经济学中称之为"挤出效应"——相当于住房的开销,挤占了本来应该花在子女身上的收入。
  最后,因为房价高,而传统上结婚生子往往还需要有房产,那么就意味着婚育年龄的不断推迟。 而婚育年龄的推迟,毫无疑问就减少了三孩乃至于二孩的可能。
  有研究表明,房价每上涨1000 元,初次生育年龄将提高0.14到 0.26年。很多城市的房子翻着倍地往上涨,其实背后的生育年龄也随之水涨船高。
  根据人民大学葛玉好和张雪梅两位教授发表在《人口研究》上的一篇论文,房价每提高1000元,生育一孩的概率将降低1.8%到2.9%,生育二孩的概率将降低2.4%到8.8%。这个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图片来源:《房价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
  归根结底,生育问题谈了半天,居然还是绕回了房地产的话题上——这也是前文所说的,最需要进行"真金白银"的诚意投入之所在。
  抑制房价的上涨,让住房回归"房住不炒",不仅仅关乎这一代人的福利,更是对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 |  司马懿  | 当值编辑 |  麻酱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

中国股市比黄金稀土还要稀缺的优质企业,就是这五家优质企业我国地域辽阔,多山地,所以矿产资源也相对比较丰富,再加上中国是工业国家,所以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格外重视。稀有金属是在地壳中含量较少分布稀散或难以从原料中提取的金属。它们在自然界中含量万华化学创造最好的业绩后该何去何从烟台万华目前已形成了四大产业链石化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精细化学品产业链聚氨酯产业链公司营收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5。38亿元,同比增加98。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中国太平业绩发布会2022年将采用哑铃型投资策略,寿险业出现两大亮点3月24日上午,中国太平召开线上业绩发布会。谈及当下寿险行业发展,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表示,目前国内寿险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但前景依旧充满信心,无论从保险深度还是密度来看,多家钢企去年业绩创新高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再提速2021年,得益于市场需求旺盛,钢铁行业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3月20日,沪深两市已有32家钢企披露2021年业绩情况。其中,27家钢企预计净利润实现正增长,1楼市稳预期信号频传金融支持加力房贷周期缩短利率下行,项目并购住房租赁迎更多政策支持楼市稳预期信号频传金融支持加力近期,国务院金融委会议释放出楼市稳预期信号。多个金融监管部门也纷纷发声,称优化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金请及时激活社保卡金融账户目前,我市社保卡激活金融账户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激活社保卡金融账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人社局有关人员。社保卡的金融账户和社保账户属于一张卡,但不是一回事儿。社保卡有社保基金现身54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榜财报季,社保基金持股动向曝光!去年四季度末社保基金共现身54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榜,新进13只,增持15只。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社保基金最新出现在54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挚文集团2021年净营收145。757亿元净利润20。371亿元北京时间3月24日,挚文集团(NasdaqMOMO)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挚文集团净营收达36。742亿元(约5。766亿氢能源国资背景有翻倍潜力的7只低价股(附名单)建议收藏细品1粤水电(氢能源水利绿色电力国资改革)现价8。34元,市值100。3亿,流通值100。2亿,市盈率31。26主营业务主要业务是水利水电及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水力风力太阳能光伏清洁能人民财评RCEP发展红利为经济全球化持续蓄能来源人民网近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马来西亚正式生效,至此15个RCEP签署方中,正式生效成员数量已达到12个。RCEP生效两个多月来,随着朋友圈越来越大,发挥的面对美西方制裁俄罗斯多措并举稳定经济民生俄罗斯开启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美国拜登政府联合西方盟友,在经济金融能源等多领域对俄进行了全方位围堵,金融核弹能源禁运等制裁措施相继祭出,俄外部环境和经济民生面临巨大压力。面对
国家为什么要救市?机不可失国家为什么要救市?机不可失!!!今年以来,房地产救市潮已在全国蔓延。不仅是弱二线及以下城市放松限购限贷,部分强二线城市如重庆南京苏州杭州成都武汉等,均有放松动作,一线城市深圳最近也昔日酱油大王怎么了?年营收不及海天味业110,创始人成老赖过去一年,受原材料成本上调等因素影响,调味品上市公司业绩喜忧参半。海天味业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实现营收250。04亿元,净利润66。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1和4。18。与之形煤炭保供稳价工具箱持续上新记者24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价格成本调查中心组织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发展改革委,相关煤炭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召开视频会,对开展2021年度煤炭生产成本调看透这7个案例,解锁企业裂变式增长密码上一篇我们讲了S2B2C模式的整体框架本篇我们来讲具体的操作案例我们做为创业者就是要把S端做好大家还记得我们上一篇讲的S端要做的3件事情吗?1针对上游,要整合优质产品供应商2针对B年轻人倾向提前还清房贷,是好选择吗?最近一段时间,是否应提前还房贷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先是这届年轻人不想给银行打工话题冲上热搜,后是有人将提前还房贷与银行理财基金等投资收益进行比较。不少人留言称,年轻人倾向于提前还清国常会释放600亿元购置税优惠大礼包行业人士政策超预期,燃油车或受益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汽车方面,包括要促消费和有效投资,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明星基金经理年收入超千万?公募基金薪酬改革在即,业内人年终奖还没发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宁鹏近日,某地方证监局的一份通知,在公募基金行业掀起轩然大波。该通知要求,辖区内基金公司5月底前报送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的落实方案还提出要抑制薪酬过高,增长过快,要锂矿板块再爆发!天齐锂业比亚迪盐湖股份江特电机谁是老大最近锂电池产业链相关板块和个股,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反弹,而其中,就以锂电池上游的锂矿和盐湖提锂反弹最是迅猛,今天就来看看锂矿板块中的四只不同行业的代表个股,看看其各自表现如何,谁是震荡筑底阶段宜重个股轻大盘A股震荡筑底行情明显,近5000只股票不可能齐涨齐跌,投资者如果看好哪家公司,就根据公司及股价走向判断买点卖点,不要因为大盘的涨跌影响自己的决策,投资者要明白,个股涨跌是因,大盘涨4月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难道是这届年轻人不想给银行打工吗年轻人提前还房贷是亏还是赚?这一笔帐究竟要这样算,才会更划算。前几天,央行公布了4月融资数据,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住户贷款减少2170亿元,同比少增7453亿元。其中,住房贷款减少60中式快餐第一股来了?!老乡鸡冲刺上交所,两轮融资有这些机构参与点蓝字关注,不迷路老乡鸡于5月19日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拟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如果成功上市,老乡鸡或将成为国内中式快餐上市第一股。老乡鸡提交招股说明书证券时报记者在证监会官网看到,5